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回望2024|县市区纪委监委工作巡礼 ④】竹溪:健全容纠并举“新机制” 释放干事创业“正能量”

日期: 2024-12-20 09:51:09      来源: 十堰市纪委监委网站

冬季茶园管护忙,来年春茶溢新香。

初冬时节,竹溪县汇湾镇柳丰村生态茶园里云海翻涌、翠峰如浪,村干部正和村民们一起在茶垄松土、施肥,为来年春茶稳产高产做足准备。一幅“村美、人和、民富”的美丽乡村图景呈现在眼前。

“那次容错免责给了我很大鼓舞,如今我信心满满,只要是有利于群众的事,我一定甩开膀子加油干。”面对回访的纪检干部,该村党支部书记高瑞华表示,不仅要把“茶名片”擦亮,还要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让村集体“家底”厚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在竹溪,不仅高瑞华,广大干部切身感受到了组织的关爱,担当作为的底气越来越足,工作越干越有劲。

2024年以来,竹溪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在制度建设、程序规范、配套保障上持续发力,做深做实容错纠错工作,最大限度释放干事创业“正能量”,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一城四地”建设中敢闯敢为、实干奋进。

建制度

——树好奖勤罚懒“风向标”

“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越大;干得多、错得多,追责就多……”一段时间以来,有干部坦言,不是能力不够,也不是“不想干”,而是“怕犯错”“不敢干”。

如何破解困境,帮助基层干部消除干事创业的思想顾虑?

制度先行,纲举目张。着眼于鼓励担当作为,释放干事创业“正能量”,竹溪县委先后出台《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实施意见(试行)》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两项制度,树立“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导向。

“两项制度为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在处理柳丰村党支部书记高某的问题时,我们大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对其‘错误’予以免责处理。”时任汇湾镇纪委书记王琪表示。

早前汇湾镇夜降暴雨,造成电站堰渠下方涵洞严重堵塞,附近安置点22户村民的安全受到威胁,为消除隐患,情急之下,村书记高某未请示镇党委、未与汇湾电站沟通,便组织开展了涵洞疏浚作业。

“违反请示报告制度和施工报备制度的高某本应受到处分,在调查核实中,我们坚持把容错理念贯穿全程,认定当事人‘犯错’有因,且保护了群众安全,未造成不良后果,群众对其认可度高,符合容错情形。”王琪介绍说。

一粒“定心丸”带给党员干部的不只是施展拳脚的“放心”,更有组织信任带来的暖心和信心。

同步实施的通报发布制度,更是把典型案例的指导引导作用充分释放,推动了容错纠错制度的真正落地、见到实效。

容错一个,激励一片。2024年以来,该县先后公开通报18个免责减责典型案例,引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反响,消除了“洗碗越多,摔碗几率越大”的思想顾虑。

一时间,敢闯敢干、唯实惟先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促规范

——把准问责容错“度量衡”

图为该县纪委监委召开案件评查专题会,对案件是否执行容错纠错程序进行审查

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既要做到“敢容”“会容”,又要做到“容好”“容到位”。

针对具体实践中缺乏细化标准,不敢不愿不会容错纠错的情况,竹溪县在制定县委两个总文件的基础上,配套制定《纪检监察机关容错纠错工作流程》,明确范围、情形、程序,为更好开展容错纠错提供指引。

坚持在事实认定、性质把握、处理分寸上求“实”求“是”,避免容错变“错容”。

《工作流程》明确“看问题性质,看工作依据,看主观动机,看决策过程,看后果影响”的容错研判“五看”标准,列出免责减责的“正面清单”,解除干部不敢闯不敢干的思想顾虑,同时以追责问责“负面清单”为干部拧紧干事创业“安全阀”,做到实事求是、不枉不纵。

问责与容错的有效衔接,是推进容错纠错机制精准落地的关键。

实践中,该县纪委监委通过施行“同步评估”和“考验问责”,做好制度衔接,保障问责有力、容错精准,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前者将问责调查和容错评估同步启动,对符合‘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的干部予以容错免责,不再追责问责;后者在正式问责前送达《考验性问责通知书》,允许‘戴罪立功’‘将功补过’,考验期内通过考核的干部,可接程序对其免责减责。”竹溪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介绍说。

此前该县两部门在处理一起生猪养殖场污染环境问题时,4名相关责任人虽及时发现了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但因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明,且涉事养殖场经营困难,导致整改未达到效果,该县纪委监委发出《考验性问责通知书》后,多部门开展联合整改,通过控制养殖总量、帮助修建环保设施等举措,在考验期内及时完成了问题整改,修复了环境损害,4名相关责任人得到了减责处理。

一年来,该县精准对18名出现失误错误,但敢于担当、积极履职的党员干部容错纠错,给予提醒谈话1人、诫勉2人、书面检查10人、批评教育2人、工作约谈2人,极大保护和激励了干事创业积极性。

强保障

——做实容纠改治“后半篇”

图为该县纪委会同相关部门召开查处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工作联席会

“组织不仅对我容错纠错,还给单位党组下达了纪律检查建议,推动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谈到容错纠错,曾因经验不足造成工作失误的干部徐某深有感触地说。

既大胆容错,又积极纠错防错,引导党员干部既勇于担当、大胆创新,又注意改正错误、少走弯路。今年来,竹溪县纪委监委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函,在容错的同时又加强“全链条”纪律教育,推动相关单位举一反三、完善制度、系统施治,将“容、纠、改、治”有机贯通。

调动和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容错纠错的题中之义,然而有干部即使得以免责、减责,仍然会有受挫感,进而出现“如果不做事,就不会有这些麻烦”的错误认知。

此类现象表明,容错纠错,不仅要解决好“容什么”“怎么容”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容后怎么办”的问题。

今年来,竹溪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四种形态”,通过澄清保护、常态回访、搭台给位等机制,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

“我们一方面旗帜鲜明向诬告陷害‘亮剑’,让清白者清白、为担当者担当;一方面对已澄清正名、已免责减责的干部开展回访谈心,用组织的关心关爱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重燃斗志、重拾干劲。”竹溪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组织敢担当,干部有底气。在干部提拔任用上,该县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充分为干部“搭台子”“给位子”,对澄过清、容过错的干部一视同仁,不搞“贴标签”“差别对待”。

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实施,使得担当光荣的氛围更加浓厚。许多党员干部表示,干事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只要知错能改、作出实绩,一样有“舞台”有“奔头”。

“容错纠错是锐意进取干部的‘定心丸’,也是改革创新者的‘保护伞’。”竹溪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好用活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真正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顾虑”,凝聚形成“人人主动作为、事事奋发有为、处处大有可为”的良好氛围。(竹溪县纪委监委)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十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鄂ICP备11016948号-1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地址:十堰市北京中路8号